描述
服务项目
SERVICE ITEMS
当前位置:

迎难而上 拥抱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未来——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2020年我国食品行业恰逢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迎来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为特征的“大食品”时代。伴随着新冠肺炎 疫情的常态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全球 食品科技与产业界对后疫情时代可能面临的需求与挑战高度关注。12月3日,在全球食品界的共同期待中,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继续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 北京举办“2020年国际 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主会场活动。

食品检测

  尽管受疫情影响大会延期近8个月召开,但与此前自11月下旬开始的各分会场以“线上+线下”方式陆续开展的本次大会依然精彩、互动热烈。大会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等部门及相关国际组织予以大力支持。作为全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权威性与高端性并重的国际盛会,大会直面国内外食品领域面临的新问题,精准对应中国食品安全与产业健康转型的难点和焦点,探索中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解决中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提出更多科学路径。


  由 陈君石、庞国芳、 孙宝国、任发政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国内专家团队,与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国际权威专家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的系列活动并进行报告。12月3日,来自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我国政府部门、科技界和知名企业的代表齐聚主会场,围绕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需求和新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共议食品安全与健康未来航向。与会专家表示,通过回顾与总结一年来疫情对我国食品安全与食品工业的诸多影响,从国际与国内双重维度出发,用更加理性的思考,夯实后疫情时代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科学基础。


   食品工业健康发展亟待科技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在疫情大考下,作为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份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在拉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工业面对突变环境下持续发展的“稳定器”。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同样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2020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89%,和2019年相比提升了0.29个百分点。然而,受疫情冲击,食品工业也显露出食品原辅料供应链不健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能力亟待强化、多元化健康食品供应跟不上快速放大的市场需求等新的矛盾和问题,亟待通过各方协同,并通过科技的力量予以逐一破解。孙宝国谈到,本届大会是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也是我国近期在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开展的国际交流中具广泛影响力的大规模会议。大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主题也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延伸到安全与健康,延伸到后疫情时代对食品与免疫力增强以及人体健康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正在成为全球科学家的共同目标。


  “在今年疫情期间,中国食品行业经受住了考验,其应急保障功能及战略储备功能凸显,起到了保障民生的中流砥柱作用,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亮点。”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在致辞中指出,食品工业已经站到了以安全、健康、绿色为发展目标的新起点,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共享新格局,离不开海内外食品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合作,希望他们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新贡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冷链食品包装频繁检出新冠病毒,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对科学引导舆情和促进国际交流,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田建新在致辞中指出,强化风险交流,做好科普宣传,让食品安全与健康科学信息深入人心,造福千家万户。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科学知识,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出一份力。


  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胡益锋在致辞中谈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食品产业提出严峻挑战,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需要食品科技和产业界众志成城、通力合作,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


  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率先以线上形式举办的多场专题会议与培训班,得到了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分专题对行业难点、热点的精准设置和与产业的跨界对接,截至12月2日,云现场点击量68.1万人次,微博一直播点击量142.5万人次,总计210.6万人次。

联系达州恒福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
电 话:0818-2378903  
地址:达州市达川商贸物流园区杨柳路116号莱克汽车博览园配件城1号楼3楼1-24号

迎难而上 拥抱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未来——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12月3日,在全球食品界的共同期待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继续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北京举办“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主会场活动。由陈君石、庞国芳、孙宝国、任发政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国内专家团队,与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国际权威专家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的系列活动并进行报告。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2020年我国食品行业恰逢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迎来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为特征的“大食品”时代。伴随着新冠肺炎 疫情的常态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全球 食品科技与产业界对后疫情时代可能面临的需求与挑战高度关注。12月3日,在全球食品界的共同期待中,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继续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 北京举办“2020年国际 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主会场活动。

食品检测

  尽管受疫情影响大会延期近8个月召开,但与此前自11月下旬开始的各分会场以“线上+线下”方式陆续开展的本次大会依然精彩、互动热烈。大会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等部门及相关国际组织予以大力支持。作为全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权威性与高端性并重的国际盛会,大会直面国内外食品领域面临的新问题,精准对应中国食品安全与产业健康转型的难点和焦点,探索中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解决中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提出更多科学路径。


  由 陈君石、庞国芳、 孙宝国、任发政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国内专家团队,与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国际权威专家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的系列活动并进行报告。12月3日,来自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我国政府部门、科技界和知名企业的代表齐聚主会场,围绕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需求和新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共议食品安全与健康未来航向。与会专家表示,通过回顾与总结一年来疫情对我国食品安全与食品工业的诸多影响,从国际与国内双重维度出发,用更加理性的思考,夯实后疫情时代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科学基础。


   食品工业健康发展亟待科技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在疫情大考下,作为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份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在拉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工业面对突变环境下持续发展的“稳定器”。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同样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2020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89%,和2019年相比提升了0.29个百分点。然而,受疫情冲击,食品工业也显露出食品原辅料供应链不健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能力亟待强化、多元化健康食品供应跟不上快速放大的市场需求等新的矛盾和问题,亟待通过各方协同,并通过科技的力量予以逐一破解。孙宝国谈到,本届大会是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也是我国近期在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开展的国际交流中具广泛影响力的大规模会议。大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主题也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延伸到安全与健康,延伸到后疫情时代对食品与免疫力增强以及人体健康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正在成为全球科学家的共同目标。


  “在今年疫情期间,中国食品行业经受住了考验,其应急保障功能及战略储备功能凸显,起到了保障民生的中流砥柱作用,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亮点。”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在致辞中指出,食品工业已经站到了以安全、健康、绿色为发展目标的新起点,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共享新格局,离不开海内外食品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合作,希望他们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新贡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冷链食品包装频繁检出新冠病毒,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对科学引导舆情和促进国际交流,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田建新在致辞中指出,强化风险交流,做好科普宣传,让食品安全与健康科学信息深入人心,造福千家万户。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科学知识,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出一份力。


  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胡益锋在致辞中谈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食品产业提出严峻挑战,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需要食品科技和产业界众志成城、通力合作,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


  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率先以线上形式举办的多场专题会议与培训班,得到了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分专题对行业难点、热点的精准设置和与产业的跨界对接,截至12月2日,云现场点击量68.1万人次,微博一直播点击量142.5万人次,总计210.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