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服务项目
SERVICE ITEMS
当前位置:

复原力是长寿关键

追求长寿是古今中外永恒的话题。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说的就是人类寿命受先天遗传基因以及运气成分(意外事件)的影响。排除这两者的影响,人的长寿能否预测?

长寿

几千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黄帝曾问过这个问题,他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从人的外貌可以看出其能否长寿。《黄帝内经》列举的长寿外观特征包括面颊方大、目光有神、耳大丰满、牙齐齿坚等,这在古代人普遍身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很有借鉴意义。时过境迁,人们的生活水准和身体素质与古人有了天壤之别,所以,对长寿的预测指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前不久,世界知名医疗机构美国梅奥诊所发布文章,总结了预测人类能否长寿的一系列指标,或许对当今人们的意义更大。


权威机构解析长寿指标

美国梅奥诊所是世界最具影响力和代表世界最高医疗水准的医疗机构之一,虽被称为“诊所”,但实际上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综合医学中心。它在医学研究领域处于领跑者地位,曾多次蝉联美国媒体发布的最佳医院排行榜首位。

梅奥诊所医学博士皮诺罗研究了世界各地最长寿人群的一些特征,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长寿的基础是多因素的,除了遗传和性别的影响,根据一些特定的评估指标,可以预测机体的衰老及长寿,这些评估指标经过整理包括12项。

1.机体修复能力(无病状态持续期、两次生病的间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身高(个子矮的人寿命长,特别是男性)和体重;3.面部特征(皱纹、黄褐斑等皮肤老化特征);4.身体机能(包括步态与速度、抓握力、肌肉品质、运动压力测试、平衡测试等);5.认知能力(如记忆力、认知障碍等);6.感觉器官机能(是否罹患白内障,高音听力、嗅觉是否敏感);7.机体对流行性感冒的反应;8.肺功能(最大呼气量);9.牙齿数量;10.受教育程度;11.日常活动(包括社交活动与使用工具劳动等);12.临床检测指标,如血糖或血红蛋白A1c,血压和血脂等。

皮诺罗在文中还说,尽管长寿人群难以避免患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但他们发生这类疾病的时间一般较晚,或者即便患病,身体抗病能力也比一般人要强。资料显示,长寿老人很少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也比一般人患病更晚。


提高复原力助长寿

为什么这些指标可以预示人类寿命?皮诺罗的文章特别提示大家,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机体修复能力在抵抗衰老、延长寿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曾强对记者说:“人是否能够长寿,首先要看基因和遗传因素,这是先天的;除了先天因素,后天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机体修复能力,它对寿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机体修复能力也被称为复原力,常指人面对创伤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高复原力是一种心理特征,常表现为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以及对逆境的应变能力。不过,文章所指的复原力多指机体在物质层面的修复能力。

“人为什么会衰老,无非就是细胞的衰亡速度超过了再生速度。”曾强说,复原力强的人,一般无病状态的持续期长,即使生病,身体恢复得也比较快,住院时间比一般人要短。复原力强的人往往都有高品质的睡眠,也更容易从悲伤、抑郁的状态中走出来。实际上,就目前的医学进展而言,很多治疗手段都是通过帮助机体自我调节来实现治愈目的。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


四种生活方式提升复原力

复原力既是天生的,又可以被激发出来。激发机体的复原力,不一定要靠医药手段或者营养保健品。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朱高山介绍,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达到延寿目的,有四种方法可以增进人体复原力。

1.充分休息。劳累时,休息是恢复体能的最有效方法。这和我国传统医学强调的“三分治、七分养”不谋而合。可见“养”的作用特别重要,这种“养”包括充足休息和规律生活。给疲惫的身体及时放个假,是延长寿命的必要方法。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良好的睡眠尤为重要。

2.适当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有助提高人类寿命,维持正常体重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护因素。很多研究证实,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更长寿。但是,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资料显示,每周进行相当于快步行走450分钟的运动量,可以让人增寿4.5岁;保持日常持续锻炼与正常体重者,比超重者的平均寿命长7.2岁;经常运动者在74岁以后的生活品质明显优于缺乏锻炼者。同时,适当运动还有助于促进一些疾病的恢复。

3.节制饮食。全面均衡的营养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但皮诺罗认为,节制饮食也是长寿的必要因素。他分析了日本冲绳地区长寿者的生活方式,发现“饭吃八分饱”是当地的饮食文化习俗,这也是一种能延寿的饮食方式。研究还表明,适度减少膳食摄入可减少与衰老相关的死亡因素,并延缓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脑萎缩的发作。他还强调,要多吃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提倡“彩虹饮食”(基于各种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模式)。

4.平衡心态。身体和心灵组成了人的整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指挥。如果指挥系统出了问题,身体各器官就不能很好地工作。皮诺罗研究发现,长寿者普遍都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热爱生活,同时他们社交活动丰富,普遍有信仰。研究表明,缺乏必要的社交活动引起的死亡风险,与吸烟大致相当。

人类的寿命有极限吗?皮诺罗的研究报告也给出了答案。资料表明,虽然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平均寿命有所增加,但最高寿命基本保持不变。在过去20年中,最长寿者的寿命并未显著上升。目前,人类有资料记载的最长寿者,是法国老人雅娜·卡尔芒,她活了122岁164天;世界上最长寿的男性是日本的木村次郎右卫门,他活了116岁。

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如今,百岁老人已不再罕见。2009年的资料显示,美国每5000人里就有一名百岁老人。我国2018年12月发布的《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的期望寿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准,男性为73.4岁,女性为79.9岁。朱高山强调:“相对前人来说,如今长寿已经比较普遍,但是有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保持乐观、严肃、节制、平衡的生活态度。”

联系达州恒福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
电 话:0818-2378903  
地址:达州市达川商贸物流园区杨柳路116号莱克汽车博览园配件城1号楼3楼1-24号

复原力是长寿关键

几千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黄帝曾问过这个问题,他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从人的外貌可以看出其能否长寿。《黄帝内经》列举的长寿外观特征包括面颊方大、目光有神、耳大丰满、牙齐齿坚等,这在古代人普遍身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很有借鉴意义。时过境迁,人们的生活水准和身体素质与古人有了天壤之别,所以,对长寿的预测指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前不久,世界知名医疗机构美国梅奥诊所发布文章,总结了预测人类能否长寿的一系列指标,或许对当今人们的意义更大。

追求长寿是古今中外永恒的话题。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说的就是人类寿命受先天遗传基因以及运气成分(意外事件)的影响。排除这两者的影响,人的长寿能否预测?

长寿

几千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黄帝曾问过这个问题,他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从人的外貌可以看出其能否长寿。《黄帝内经》列举的长寿外观特征包括面颊方大、目光有神、耳大丰满、牙齐齿坚等,这在古代人普遍身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很有借鉴意义。时过境迁,人们的生活水准和身体素质与古人有了天壤之别,所以,对长寿的预测指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前不久,世界知名医疗机构美国梅奥诊所发布文章,总结了预测人类能否长寿的一系列指标,或许对当今人们的意义更大。


权威机构解析长寿指标

美国梅奥诊所是世界最具影响力和代表世界最高医疗水准的医疗机构之一,虽被称为“诊所”,但实际上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综合医学中心。它在医学研究领域处于领跑者地位,曾多次蝉联美国媒体发布的最佳医院排行榜首位。

梅奥诊所医学博士皮诺罗研究了世界各地最长寿人群的一些特征,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长寿的基础是多因素的,除了遗传和性别的影响,根据一些特定的评估指标,可以预测机体的衰老及长寿,这些评估指标经过整理包括12项。

1.机体修复能力(无病状态持续期、两次生病的间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身高(个子矮的人寿命长,特别是男性)和体重;3.面部特征(皱纹、黄褐斑等皮肤老化特征);4.身体机能(包括步态与速度、抓握力、肌肉品质、运动压力测试、平衡测试等);5.认知能力(如记忆力、认知障碍等);6.感觉器官机能(是否罹患白内障,高音听力、嗅觉是否敏感);7.机体对流行性感冒的反应;8.肺功能(最大呼气量);9.牙齿数量;10.受教育程度;11.日常活动(包括社交活动与使用工具劳动等);12.临床检测指标,如血糖或血红蛋白A1c,血压和血脂等。

皮诺罗在文中还说,尽管长寿人群难以避免患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但他们发生这类疾病的时间一般较晚,或者即便患病,身体抗病能力也比一般人要强。资料显示,长寿老人很少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也比一般人患病更晚。


提高复原力助长寿

为什么这些指标可以预示人类寿命?皮诺罗的文章特别提示大家,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机体修复能力在抵抗衰老、延长寿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曾强对记者说:“人是否能够长寿,首先要看基因和遗传因素,这是先天的;除了先天因素,后天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机体修复能力,它对寿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机体修复能力也被称为复原力,常指人面对创伤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高复原力是一种心理特征,常表现为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以及对逆境的应变能力。不过,文章所指的复原力多指机体在物质层面的修复能力。

“人为什么会衰老,无非就是细胞的衰亡速度超过了再生速度。”曾强说,复原力强的人,一般无病状态的持续期长,即使生病,身体恢复得也比较快,住院时间比一般人要短。复原力强的人往往都有高品质的睡眠,也更容易从悲伤、抑郁的状态中走出来。实际上,就目前的医学进展而言,很多治疗手段都是通过帮助机体自我调节来实现治愈目的。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


四种生活方式提升复原力

复原力既是天生的,又可以被激发出来。激发机体的复原力,不一定要靠医药手段或者营养保健品。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朱高山介绍,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达到延寿目的,有四种方法可以增进人体复原力。

1.充分休息。劳累时,休息是恢复体能的最有效方法。这和我国传统医学强调的“三分治、七分养”不谋而合。可见“养”的作用特别重要,这种“养”包括充足休息和规律生活。给疲惫的身体及时放个假,是延长寿命的必要方法。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良好的睡眠尤为重要。

2.适当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有助提高人类寿命,维持正常体重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护因素。很多研究证实,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更长寿。但是,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资料显示,每周进行相当于快步行走450分钟的运动量,可以让人增寿4.5岁;保持日常持续锻炼与正常体重者,比超重者的平均寿命长7.2岁;经常运动者在74岁以后的生活品质明显优于缺乏锻炼者。同时,适当运动还有助于促进一些疾病的恢复。

3.节制饮食。全面均衡的营养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但皮诺罗认为,节制饮食也是长寿的必要因素。他分析了日本冲绳地区长寿者的生活方式,发现“饭吃八分饱”是当地的饮食文化习俗,这也是一种能延寿的饮食方式。研究还表明,适度减少膳食摄入可减少与衰老相关的死亡因素,并延缓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脑萎缩的发作。他还强调,要多吃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提倡“彩虹饮食”(基于各种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模式)。

4.平衡心态。身体和心灵组成了人的整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指挥。如果指挥系统出了问题,身体各器官就不能很好地工作。皮诺罗研究发现,长寿者普遍都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热爱生活,同时他们社交活动丰富,普遍有信仰。研究表明,缺乏必要的社交活动引起的死亡风险,与吸烟大致相当。

人类的寿命有极限吗?皮诺罗的研究报告也给出了答案。资料表明,虽然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平均寿命有所增加,但最高寿命基本保持不变。在过去20年中,最长寿者的寿命并未显著上升。目前,人类有资料记载的最长寿者,是法国老人雅娜·卡尔芒,她活了122岁164天;世界上最长寿的男性是日本的木村次郎右卫门,他活了116岁。

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如今,百岁老人已不再罕见。2009年的资料显示,美国每5000人里就有一名百岁老人。我国2018年12月发布的《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的期望寿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准,男性为73.4岁,女性为79.9岁。朱高山强调:“相对前人来说,如今长寿已经比较普遍,但是有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保持乐观、严肃、节制、平衡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