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是营养学上常说的“白肉”,大家都认为它比较健康。
除了吃鱼肉,鱼头也颇受人们喜欢,剁椒鱼头、鱼头豆腐煲、鱼头泡饼都是人们的最爱。不过,喜欢吃鱼头的人们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称,鱼头的 重金属多,是鱼肉的15倍,最好不要吃。
鱼头真的重金属多?真的要和鱼头说再见了吗?今天我们聊聊鱼头。
鱼头重金属是鱼肉15倍?但并未超标!
说鱼头重金属是鱼肉的15倍,鱼籽的20倍,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但大家不要被这个15倍给迷惑了。实际上,他们都没有超标。
这个说法最早来自南京市疾控中心做的一项实验。他们对市售的鲫鱼进行,实验人员选取常见的鲫鱼,重量分别是400克、350克、200克和100克,分别测定了鱼肉、鱼皮、鱼脑、鱼子的汞含量。结果显示,汞含量最高的是鱼头,其次是鱼皮和鱼肉,而鱼子最低。以400克鲫鱼为例,鱼脑汞含量达到了0.36毫克/千克,是鱼子的20倍、鱼肉的15倍、鱼皮的6倍[1]。
这不是意味着鱼头真的不能吃呢?其实,在传播的时候,大家忽略了几个重要的事实。
首先,这个实验中只检测了几条鲫鱼,即使数据准确,也不适用于所有的鱼。
实际上,因为养殖环境的影响,鱼类不可避免会富集一些重金属,不同的鱼中汞含量差异巨大,低的只有每公斤几微克,高的每公斤超过一千微克,鱼的种类、生长条件、生长期长短,都会有影响,不能因为这个实验就忽略了这些影响。
其次,这次实验中检测的结果,不论鱼头、鱼子,大鱼、小鱼,检测到的汞残留量都小于国家标准限值。
即使是鱼头,在这个实验中测定的汞含量为 0.36 mg / kg,也低于国家标准 0.5 mg/kg,正常吃是安全的。
另外,鱼头上可以吃的部分毕竟比较少,大家吃鱼头的频次也比鱼肉少的多。
哪怕其中的单位汞含量真比鱼肉多,鱼肉依然是摄入的汞主要来源。就算要担心,岂不是应该先不吃鱼肉了。
所以,大可不必对鱼头忍痛割爱。
比如,我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每天吃鱼虾类 40-75 克,每周吃鱼280-525克。如果吃鱼头,也要按照这个推荐量去吃。
2. 尽量不要吃方头鱼、鲨鱼、剑鱼、旗鱼等大型肉食性鱼类。
食物链中的层级越高的鱼,就越容易富集汞,少吃为妙。根据美国FDA的建议,大耳马鲛、大目金枪鱼、方头鱼(墨西哥湾)、剑鱼、马林鱼、鲨鱼、新西兰红鱼,要尽量少吃。因为这些鱼往往容易富集重金属汞。
3. 不要吃来历不明的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