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式”罚款已是最高数额 受质疑的卫生如何保障?
2018年11月,微博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发布的视频《杯子的秘密》,曝光了十几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酒店存在服务员用抹布擦拭咖啡杯等不卫生行为,多地相关部门都表示要调查处理。
近日,涉事的7家上海酒店的处罚结果已经出炉,处罚事由是“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处罚类别是“警告,罚款”,各被罚款2000元。对此,当事人“花总”发微博表示,几个城市酒店卫生监管已全面加强,聊以告慰。
有微博网友评论,2000元甚至不足一间房一晚的收费,这样的处罚结果和纵容与鼓励无异。对动辄几十亿资产的酒店集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0后是不是少了一个万字?”“这样不痛不痒的处罚,有什么意义?”
“如果酒店没有拒不改正的情节,这已经是现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最高罚款数额了。”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向《侨报》表示,“根据原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36条的规定,如果酒店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对顾客的用品用具进行清洁、保洁、清洗消毒,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物品的,可以处以罚款。
他同时表示,罚款2000块钱,如果拒不改正,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造成卫生不达标,还可以罚2000到20000。同时,这起事件给这些酒店带来负面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在制度规定和惩罚措施上,俄罗斯卫生部和监督局经常会进行宾馆酒店抽查。一旦调查结果不利于酒店,惩罚起来也毫不手软,最低为8万卢布处罚,约合9000元人民币,或者没收半年的酒店盈利甚至3年的限制人身自由。
此外,日本曾在这些年来先后制定出包括《确保建筑物卫生环境法》、《关于清扫作业以及清扫器械设备维护管理办法》等行业标准和规定,日本“中央职业能力开发协会”对于酒店业的职业能力制定有专门的评估标准,细化到对从业人员的着装、头发、指甲都有严格规定。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从处罚来看,无论是数额高或者数额低,单次这样的处罚,实际上对于纠偏整个服务领域当中不诚信、不负责任的这种较为多发的情况来说,有效性是非常低的。而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监督监控,把知情权、监督权还给消费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星级酒店“降星”作用有限 专家:应形成长效机制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事件曝光后发布声明表示,对近期媒体曝光的国内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强烈谴责。建议对名不副实的星级饭店,该摘星的摘星、该降级的降级,为消费者评选出真正名实相符的星级饭店。
上海市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主任黄铁民向《侨报》记者表示,目前实行的旅游饭店星级标准是2010年颁布的。其中对于一票否决的必选标准大多集中在硬件设施方面,例如客房面积是否达标,酒店是否拥有游泳池、健身房等。而对于服务水平等软件要求,标准中都被设定为评分项,即不达标就减分,做得好可以加分。不过,实际操作中,酒店可以通过其他加分予以弥补。
事实上,2010年版的《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作为行业标准,对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缺乏强制性约束力。业内人士透露,甚至有星级饭店避开评星或主动申请“摘星”,“自定义”豪华而避开星级评定约束。
上海旅游部门2018年初公布的信息显示,上海星级饭店共有229家,在此次被曝出卫生乱象的7家高端酒店中,上海宝格丽酒店、上海璞丽酒店、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并不在星级饭店之列。而这些“无星级”的酒店,房间价格却等同“五星级”甚至远高于“五星级”。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刘思敏认为,给酒店降星等措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现在有相当多的国际品牌酒店不再申报星级了,因为这本身就是推荐性的引导标准。”刘思敏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关于酒店客房卫生的标准应该说多数是行业规范或推荐型的标准,并没有强制力。
一位酒店管理高层透露,其所在酒店有专门的操作规范,抹布有5种不同颜色,分别用于清洁不同的区域和物品。事实上,酒店内部对杯具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但管理层不重视,造成执行落地难。
达州市公共卫生与技术服务,就找达州恒福!!